课题结题展成果 砥砺前行谱新篇

发布日期:2020-12-18 浏览次数:[]


            徐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学科建设专项课题结题鉴定会(道德与法治学科)成功召开

2020年12月15日上午,徐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学科建设专项课题结题鉴定会(道德法治学科)在市教研室隆重举行。会议由徐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员蒋喜华老师主持,出席会议的指导专家有:徐州市教科所李宾主任、李燕主任,徐州市三十一中朱风雷校长、中国矿业大学附属中学张诚校长。参与结题工作汇报的三位主持人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现场为各位专家呈现了详实的课题过程材料,展现了充实的课题研究成果。

1CFEA


首先进行结题鉴定的课题是来自徐州市铜山区清华中学王雪玲老师主持的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思品“人文课堂”实践研究》。王老师就课题提出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理论依据、研究的主要内容、今后的设想以及此次课题研究的成果和收获做了具体的汇报。

1CD32


市教科所的领导和学科专家对课题研究活动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发言。肯定了课题组所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人文课堂研究符合了核心素养的新要求,体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科本质,对培养新时代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作为课题研究的内涵,建议课题组要进一步明晰人文课堂的内涵和特征,清晰界定出人文课堂与相关的传统课堂、学讲课堂的关系,建构出人文课堂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内在逻辑。作为课题研究的形式,课题结题的报告内容要突出主题,尽可能剥离出与主题无关的观点与材料,正确处理好结题报告与开题报告之间的关系。

其次进行结题鉴定的课题是来自新沂市蔡佩萍老师的课题《道德与法治学科时效性教学资源开发的策略》。蔡老师从七个方面详实汇报了课题研究的成果,重点介绍了时效性教学资源的开发方式和呈现方式。蔡老师认为,时效性资源开发对化解课堂教学困境、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开发时效性资源要关注关注主流媒体,关注媒体资讯,留心校园活动,挖掘学生资源。呈现时效性资源,要整合时效性资源,促进知行合一;要学会巧用时效资源,提升核心素养;要链接校园活动,促成德育联动;要启动窗口资源,拓展学习空间。蔡老师通过课题研究,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品位和质量,也积极推广自己的研究成果。近两年蔡老师积极撰写研究论文,有六篇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受到了专家的高度肯定。

20C97


各位专家针对蔡老师的课题进行专业的鉴定指导。专家认为,时效性资源开发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很有意义,蔡老师的课堂研究丰富了大家对教学资源的理论思考,有利于促进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命题水平。但该课题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突出的问题是时效性资源的概念界定还是有待于清晰化。如时效性资源的内涵特征是什么?与课程资源、教材资源有什么不同?时效二字的含义如何界定?在课题结题报告的表达方式上要严格按照规定格式规范书写。

最后进行结题鉴定汇报的课题是来自徐州市三十三中学谢全俭老师主持的课题《校本活动课程与道德与法治课的融合研究》。谢老师从工作实践中的困惑出发,提出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作为学校从事德育工作的领导,谢老师深刻感受到德育活动教育对铸魂育人的意义,谢老师积极探索了学校校本活动课程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融合方式。谢老师精心设计,开展了入学仪式教育、青春仪式教育、毕业仪式教育,指导开发了学校的悦动新时空社团系列活动。谢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也积极融入活动教育,开展活动教学。在一系列的德育活动中,让学生感悟了学科知识的内涵,领悟了人生价值的真谛。从学生脸上洋溢着阳光般的笑容可见课题研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1B123


各位专家针对谢老师的课题给予了专业的鉴定意见。专家组还对课题研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课题组成员继续深入研究。专家认为德育活动教育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指向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成长,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从课题研究的内容看,该课题的核心概念之一“融合”的内涵并不清晰。要清晰建构出德育活动课程与道德与法治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即融合的方式有哪些,融合的意义有哪些。从课题研究的技术看,课题研究要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课题研究不仅要呈现实践的过程和经验,也要突出理论的探究和生成,增强课题研究的理论性和研究性。

课题结题鉴定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个上午的专家指导,各位课题主持人明晰了本人课题存在的问题,找到了完善课题的方向。正如王雪玲老师所言,通过本次课题鉴定会,懂得了研究课题的规范程序,懂得了课题研究的重点环节,如核心概念内涵的准确界定,研究内容的科学设定,研究成果的现实意义,发挥课题研究对学科教学的指导价值。正如李宾主任所说的,本次“十三五”规划课题设立的初衷就是要瞄准学科教学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学科课题研究,找到学科发展的新路子,力争能把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学科发展规划的新思想。徐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员蒋喜华老师最后总结时强调,课题结题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希望我们能把研究成果变为种子,继续在教学实践中孕育出新的果实,成为带动一方教学发展的动力之源。

              ( 撰稿人:贺维学)


  • 上一条
  • 下一条
1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领导班子
    • 荣誉之窗
    • 组织机构
    • 规章制度
    • 美丽校园
    • 发展规划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校园新闻
    • 每周工作
    • 学习通知
  • 校务管理
    • 校长室
    • 政教处
    • 教务处
    • 总务处
    • 电教处
    • 教科室
    • 初一年级
    • 初二年级
    • 初三年级
    • 心理咨询室
    • 法制宣传
    • 党建宣传
  • 学科园地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政治
    • 历史
    • 地理
    • 生物
    • 音乐
    • 体育
    • 美术
    • 信息技术
  • 教学科研
    • 教研活动
    • 教学研究
    • 教研成果
    • 名师风采
    • 试题集锦
  • 德育动态
    • 德育快讯
    • 法规制度
    • 班级文化
    • 主题活动
    • 责任教育
    • 安全教育
    • 共青团活动
    • 贫困生资助
    • 国旗下讲话
    • 心海导航
  • 督学进校
    • 政策法规
    • 督导动态
    • 通知文件
  • 科普教育
    • 宣传教育
    • 活动与培训
  • 学生天地
    • 文笔飞扬
    • 才艺展示
    • 课外活动
  • 清华分部
    • 学校公告
    • 校园新闻
    • 学科园地
    • 教学科研
    • 学生天地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校园新闻 >> 正文

课题结题展成果 砥砺前行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8日 作者: 点击数:[]


            徐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学科建设专项课题结题鉴定会(道德与法治学科)成功召开

2020年12月15日上午,徐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学科建设专项课题结题鉴定会(道德法治学科)在市教研室隆重举行。会议由徐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员蒋喜华老师主持,出席会议的指导专家有:徐州市教科所李宾主任、李燕主任,徐州市三十一中朱风雷校长、中国矿业大学附属中学张诚校长。参与结题工作汇报的三位主持人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现场为各位专家呈现了详实的课题过程材料,展现了充实的课题研究成果。

1CFEA


首先进行结题鉴定的课题是来自徐州市铜山区清华中学王雪玲老师主持的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思品“人文课堂”实践研究》。王老师就课题提出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理论依据、研究的主要内容、今后的设想以及此次课题研究的成果和收获做了具体的汇报。

1CD32


市教科所的领导和学科专家对课题研究活动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发言。肯定了课题组所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人文课堂研究符合了核心素养的新要求,体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科本质,对培养新时代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作为课题研究的内涵,建议课题组要进一步明晰人文课堂的内涵和特征,清晰界定出人文课堂与相关的传统课堂、学讲课堂的关系,建构出人文课堂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内在逻辑。作为课题研究的形式,课题结题的报告内容要突出主题,尽可能剥离出与主题无关的观点与材料,正确处理好结题报告与开题报告之间的关系。

其次进行结题鉴定的课题是来自新沂市蔡佩萍老师的课题《道德与法治学科时效性教学资源开发的策略》。蔡老师从七个方面详实汇报了课题研究的成果,重点介绍了时效性教学资源的开发方式和呈现方式。蔡老师认为,时效性资源开发对化解课堂教学困境、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开发时效性资源要关注关注主流媒体,关注媒体资讯,留心校园活动,挖掘学生资源。呈现时效性资源,要整合时效性资源,促进知行合一;要学会巧用时效资源,提升核心素养;要链接校园活动,促成德育联动;要启动窗口资源,拓展学习空间。蔡老师通过课题研究,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品位和质量,也积极推广自己的研究成果。近两年蔡老师积极撰写研究论文,有六篇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受到了专家的高度肯定。

20C97


各位专家针对蔡老师的课题进行专业的鉴定指导。专家认为,时效性资源开发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很有意义,蔡老师的课堂研究丰富了大家对教学资源的理论思考,有利于促进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命题水平。但该课题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突出的问题是时效性资源的概念界定还是有待于清晰化。如时效性资源的内涵特征是什么?与课程资源、教材资源有什么不同?时效二字的含义如何界定?在课题结题报告的表达方式上要严格按照规定格式规范书写。

最后进行结题鉴定汇报的课题是来自徐州市三十三中学谢全俭老师主持的课题《校本活动课程与道德与法治课的融合研究》。谢老师从工作实践中的困惑出发,提出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作为学校从事德育工作的领导,谢老师深刻感受到德育活动教育对铸魂育人的意义,谢老师积极探索了学校校本活动课程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融合方式。谢老师精心设计,开展了入学仪式教育、青春仪式教育、毕业仪式教育,指导开发了学校的悦动新时空社团系列活动。谢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也积极融入活动教育,开展活动教学。在一系列的德育活动中,让学生感悟了学科知识的内涵,领悟了人生价值的真谛。从学生脸上洋溢着阳光般的笑容可见课题研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1B123


各位专家针对谢老师的课题给予了专业的鉴定意见。专家组还对课题研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课题组成员继续深入研究。专家认为德育活动教育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指向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成长,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从课题研究的内容看,该课题的核心概念之一“融合”的内涵并不清晰。要清晰建构出德育活动课程与道德与法治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即融合的方式有哪些,融合的意义有哪些。从课题研究的技术看,课题研究要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课题研究不仅要呈现实践的过程和经验,也要突出理论的探究和生成,增强课题研究的理论性和研究性。

课题结题鉴定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个上午的专家指导,各位课题主持人明晰了本人课题存在的问题,找到了完善课题的方向。正如王雪玲老师所言,通过本次课题鉴定会,懂得了研究课题的规范程序,懂得了课题研究的重点环节,如核心概念内涵的准确界定,研究内容的科学设定,研究成果的现实意义,发挥课题研究对学科教学的指导价值。正如李宾主任所说的,本次“十三五”规划课题设立的初衷就是要瞄准学科教学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学科课题研究,找到学科发展的新路子,力争能把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学科发展规划的新思想。徐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员蒋喜华老师最后总结时强调,课题结题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希望我们能把研究成果变为种子,继续在教学实践中孕育出新的果实,成为带动一方教学发展的动力之源。

              ( 撰稿人:贺维学)


上一条:社会爱心人士情系清华学子

下一条:2020.12.14铜山区清华中学国旗下讲话

【关闭】

总访问量:   月访问量:   日访问量:

版权所有:徐州市铜山区清华中学  地址:徐州市铜山区北京路清华巷18号  邮编:221116  [ 管理登陆 ]

苏ICP备10210333号-1